
新能源汽車發展一直備受關注。日前,遼寧省正式出臺《遼寧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將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我省將針對產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制約,特別是東北地區寒冷氣候條件下應用的技術難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擴大先進適用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走出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我省將走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培育產業與加強配套三結合的發展之路,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和品牌。以整車為龍頭,培育并帶動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車聯網系統等產業鏈加快發展,并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在支持整車產品和核心零部件發展的同時,我省特別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推進華晨寶馬、丹東黃海、沈陽森源艾思特福、遼寧乾豐、沈陽華龍等企業新能源汽車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加快航天科技集團與凌源凌河兼并重組項目和華泰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錦州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遼寧凱信新能源汽車低溫鋰電池動力系統產業化、朝陽立塬電容型鋰離子電池、大連比克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建設。 預計到2020年,我省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3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也將達到產業化要求。 省工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側重生產,還十分重視推廣應用,讓新能源汽車在全省盡快得到普及應用。 《實施意見》指出,我省將提高在城市公交、出租、郵政、物流運輸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比例。到2020年,各市年度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例逐年提高到30%以上,其中沈陽、大連兩市逐年提高到35%以上。 配套設施建設一直是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實施意見》明確,我省將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按照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原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基本滿足電動汽車充換電需要。以沈陽、大連為重點,在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單位停車場、住宅小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重點區域加快建設充電設施。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場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 文章關鍵詞:
|